【24節氣養生】處暑節氣:秋老虎緊追在後,潤腸養胃顧消化
處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四個節氣,「處」有終止的意思,處暑表示暑氣即將消散。但依據台灣的氣侯環境,處暑過後反而是一波波秋老虎的高溫,也是颱風頻繁的時期。
處暑過後早晚溫差開始變大,忽冷忽熱的氣溫會刺激腸胃,容易出現腸胃疾病:胃酸過多、胃脹氣、腹瀉、腹痛等等。這時候過多辛辣油膩的食物,會降低腸胃抵抗力讓病菌入侵。用餐細嚼慢嚥、飯後起身散散步、飲食清淡均衡,可以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消化、預防胃堵堵、胃酸過多、火燒心等不適。
換季「秋乏」懶洋洋
處暑剛好是夏末初秋的轉換時期,季節轉換身體開始會有懶洋洋的疲勞、提不起勁,俗稱「秋乏」。根據中醫角度,秋乏是為了補足在夏天損耗過多的陽氣,為體內恢復平衡的過渡現象。每天多睡一個小時、減少劇烈活動改以柔和的有氧運動、多多曬太陽,都可以調養秋乏疲憊。
初秋氣候逐漸乾燥,容易對肺部造成損傷,有鼻過敏或氣喘更時常在秋冬好發。每年冬天會明顯不舒服的人,應該從處暑開始調理肺部,攝取滋陰潤肺的食物,例如水梨、銀耳、秋葵、百合等等,增強肺的主氣提早為秋冬做準備。
人體是一個小宇宙,在五臟間相互滋生與制約,透過四季與節氣的不同來調整飲食起居,維持身心處於平衡的狀態,不僅能預防疾病更穩固良好的健康根基,讓每一天都充滿活力朝氣,用健康來定義生活的美好!
本文僅提供參考,若有疾病發生,應請合格醫師診治,或與醫師討論聽取醫師指示使用。
推薦閱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