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24節氣養生】冬至節氣:補對冬至這一天,身體進步一整年
冬至是北半球白天最短、夜晚最長的一天,也是重要的八大節氣之一。在傳統的農業社會,經過了一年辛勞耕耘,會選在冬至休耕讓身體休息,為明年春耕作準備。對於農民冬至的重要程度好比過年,又稱為「亞歲」。在這天有許多的祭拜活動來感謝上天和祖先的保佑,也替來年的豐收祈福,從中衍生許多習俗如吃湯圓象徵圓滿、吃水餃(元寶)招財、吃餛飩增長智慧。
顧好腎氣 元氣更續航
人體的陽氣發源於腎,顧好腎氣就能供應身體需要的陽氣。在中醫的腎氣,包含了生殖泌尿系統與腎上腺分泌,也代表了我們的生命力。黑色食物如黑芝麻、香菇、黑木耳,有許多的抗氧化的營養素,助於保護腎臟血管,也有豐富礦物質像是鈣、鎂、鋅、鐵能幫忙造骨和造血,順暢腎臟的運行。趁冬至這一天,湯圓選擇黑芝麻口味、入菜加入黑色食材,不僅暖身也能茁壯腎氣。
進補勿過頭 清補最適合
現代生活普遍營養充足,不像過往農業時代只能趁冬至進補,中醫師提醒進補過多反而讓體質上火,身體長期處於燥熱會讓臟腑發炎,在氣溫變化大或寒流來的時候,很容易筋骨僵硬或痠痛。建議以白蘿蔔、芹菜、豆腐、大白菜、海帶、香菇等食材燉成湯食用,以清補的方式來調節體內溫度的平衡,勿過度攝取藥膳或油膩飲食,增加心血管負擔。
曬曬冬陽平衡身心
在冬天因為日照量減少容易讓情緒起伏或低落,把握冬陽出來的時候,在陽光底下散散步、溫和舒展身體來穩定心緒。生活上要減少熬夜、不過度勞累、不作大量出汗的運動,這些都會損傷陽氣而降低免疫力。做好保暖防寒、心情維持愉快、睡眠充足等日出才起床、適當運動鍛鍊,讓身體好好休養調息。
人體是一個小宇宙,在五臟間相互滋生與制約,透過四季與節氣的不同來調整飲食起居,維持身心處於平衡的狀態,不僅能預防疾病更穩固良好的健康根基,讓每一天都充滿活力朝氣,用身心平衡來定義生活的美好!
本文僅提供參考,若有疾病發生,應請合格醫師診治,或與醫師討論聽取醫師指示使用。
推薦閱讀: